首页

国内知名女王大全

时间:2025-05-29 17:03:15 作者:端午将至 入境口岸便捷服务和多彩文旅项目吸引中外游客观光打卡 浏览量:19969

  中新网重庆9月12日电 (钟旖 张旭) “未来的长江文明将持续发展,可以继续跟黄河文明交相辉映,奠定中华文明的强大的基础。”12日,在重庆召开的2023长江文明论坛上,著名历史地理学家、复旦大学文科资深教授葛剑雄如是说。

  当天,围绕论坛“宅兹中国:长江文明探源”专题,葛剑雄对黄河长江交相辉映的中华文明发展作出相关阐释。

图为2023长江文明论坛在重庆召开,著名历史地理学家、复旦大学文科资深教授葛剑雄发表演讲。中新网记者 陈超 摄

  “大河与人类文明有着密切关系。”葛剑雄表示,在世界各国中,只有中国是自古以来就完整拥有长江、黄河两条世界级大河的国度。黄河、长江都处于北温带,在以往气候变迁中都适合人类生存发展。

  黄河流域拥有大面积的可耕农田,小麦约在4000年前传入中国,为国家形成了巨大的、稳定的农业基础,使得文明进程得以加速,能够始终稳定发展。长江流域尽管1万年前就已经开始栽种水稻,并且适合各种经济作物,但是它有平原、丘陵、湖沼,地形多样,在工具落后的情况下,开发受到很大制约。后来,随着长江流域各方面条件的改善,加之黄河流域战火频仍,黄河流域人口大批南迁,为长江流域输送了大量人才,提供了丰富的人力资源。

  葛剑雄提到,到了唐宋之际,经济、文化的重心逐渐南移,长江流域已从早期的被中原人视为蛮荒之地的地方,逐步变成了人间的天堂。在北宋,有了“苏常熟,天下足”的谚语,后又有“上有天堂,下有苏杭”的说法,说明长江下游、江南地区在人文、自然各方面都达到适宜人类居住发展的环境。

  葛剑雄强调,历史上,黄河、长江是交相辉映的,都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,都是中华文明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重要的物质条件。

  谈及“长江的未来”,葛剑雄认为,应从天时、地利、人和角度加以分析。比如地利方面,对科技、人文、信息、金融、商贸、高新产业、全球人流而言,内陆和内陆城市未必是劣势。长江经济带的命脉在长江及其支流,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。

  葛剑雄还特别提到,要充分关注人力资源对于文明及未来发展的重要性,做到未雨绸缪。(完)

【编辑:张燕玲】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市场规模持续扩增!11月中国快递发展指数同比增长14.2%

坦洋工夫茶制作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林鸿说,“坦洋工夫”最早是由坦洋村茶人创制的,他们在小种红茶的制作基础上改进、简化,创制“坦洋工夫”红茶,传承至今已有170多年历史。

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绿色发展新篇章

高凯星透露,其经营婚礼公司的利润基本在10%-20%之间,“在同行里算比较低的。”他坦言,有些婚庆机构为了获取客户,承诺一些完成不了的内容,让客户交很多订金,婚礼当天的效果却不尽人意;还有些酒店将婚庆礼仪捆绑销售,为了提高整体利润,“消费者要提高辨别力,别花冤枉钱”。

孕期女职工因出勤不满八小时遭辞退 法院保障女职工权益

扎实的知识功底、过硬的教学能力、勤勉的教学态度、科学的教学方法是教师的基本素质。在一次次研修、培训中,广大教师不断充实、拓展、提高自己。

“美美与共道中华:中国的非遗保护与传承”主题对话会在北京召开

为使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,甘肃立足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,围绕国家所需、甘肃所能、未来所向,深入实施强科技、强工业、强省会、强县域的“四强”行动,以重点地区和关键领域为突破口,推动综合实力和发展质量整体跃升,全力推进黄河流域向绿色发展动能转变。

中国海警舰艇编队5月8日在我钓鱼岛领海巡航

渝昆高铁建成通车后,将进一步完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,强化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与滇中地区之间的联系,大幅压缩重庆至昆明的铁路旅行时间,极大改善沿线民众出行条件,促进沿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。(完)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